欢迎您访问竞技宝测速!

联系我们 | 网站首页
竞技宝测速网址
推荐信息
竞技宝测速 / CONTACT US

联系人:常老师

电 话:400-060-0550

手 机:13939060867

邮 箱:617283917@qq.com

地址:郑州金水区经三路与农科路交叉口金成国际广场B座1902

【风险提示】当心“医美面膜”陷阱

竞技宝测速网址:【风险提示】当心“医美面膜”陷阱

发布时间:2024-10-22 01:57:09 来源:竞技宝测速网址 作者:竞技宝测速站

  “能祛痘、消痘印、收毛孔、抗衰老、修复敏感肌……”一段时间以来,被一些商家称为“拯救皮肤神器”的“械字号面膜”“医美面膜”等颇受追捧,借助电子商务平台、社交媒介等营销渠道,成为流行的护肤用品。

  然而,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0年1月就指出,所谓的“医美面膜”实为医用敷料,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,医疗器械产品不能以“面膜”为名称,不得含有“美容”“保健”等宣称词语。

  专家指出,医用敷料成分简单,最大的作用为修复皮肤屏障,并无另外的功效,管理规范医用敷料市场迫在眉睫。如何促进行业自律,有效约束电子商务平台,引导消费者理性选择,是相关各方面临的共同课题。

  “面膜我现在只用医美的!”“我要把其他面膜的钱省下来全买医美面膜!”……打开一些社交平台,经常能看到关于“医美面膜”的推荐。

  “90后”女孩小李和记者说,自己第一次使用“医美面膜”是在2014年,在北京某三甲医院皮肤科做了激光治疗后,医生给她开了一款胶原蛋白敷料,其用法和外观与普通面膜类似,但价格高出好几倍。“薄薄一层,用完感觉比较温和。”

  2018年前后,她发现这款敷料开始在网上爆红,并被冠以“械字号面膜”“医美面膜”的名号。

  今年8月中旬,记者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查询一些“械字号面膜”“医美面膜”品牌,发现其销量巨大,其中一款品牌月销量高达40万单,还有两家店铺相关面膜销量均达10万单。

  尽管国家药监局今年1月就宣布不存在所谓的“医美面膜”,但在一些网络销售平台上,依然能见到“医美面膜”的身影。

  记者在某平台上搜索“医美面膜”时,出现的综合推荐虽已与面膜无关,但搜索“械字号面膜”时依然有1万多条信息,并有以“全能面膜”等为关键词的产品推荐。另一个电子商务平台虽然屏蔽了“械字号面膜”关键词搜索,但搜索“医美面膜”时仍有近2000个产品链接。

  小李和记者说,自己常常在朋友圈和美妆博主的推荐中看到“医美面膜”的宣传,称其为“医院同款”,可以“祛痘淡印”,“适用于敏感肌肤”,“介于药与护肤品之间”等。

  那么,真实的情况果真如此吗?黑龙江女孩奇奇在朋友圈看到微商推荐购买了“医美面膜”。“我脸上容易长痘痘,看到推介的医美面膜有这么大功效,就买来试试。”奇奇说,实际使用效果让她很失望。

  奇奇说,那些贴着“祛痘、淡化痘印”标签的“医美面膜”,自己使用之后感觉效果并不明显,甚至有一款“医美面膜”反而会刺激痘痘产生。此外,这些面膜承诺的“美白、抗皱”功效,用完后更是“基本上没有效果”。

  据西南医院皮肤科医生陈奇权介绍,医用敷料大多数都用在激光、刷酸等对皮肤有一定刺激和损伤的临床操作术后皮肤屏障修复,其功效主要是特定情形下的镇静、舒缓、角质层水合保湿,并不能治疗痤疮和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病。

  专门从事面膜代理的妮妮和记者说,市面上的“械字号面膜”在产品包装上的名称都标注的是“敷料”或“冷敷贴”,“但是为了让没用过的顾客更好地理解”,她在朋友圈发文时一直使用“医美面膜”的称呼。

  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医生石蕾认为,市面上的所谓“械字号面膜”,有些宣传过度了,“医美面膜”的叫法并不是专业名词,而是被商家创造出来的。

  北京盈科(天津)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高庆认为,“医美面膜”的概念利用了消费者和医疗人员之间的信息差,误导了消费者,让我们消费者一看到这一个关键词就会想到“治疗”效果。

  国家药监局指出,所谓“械字号面膜”,其实是医用敷料,属于医疗器械范畴。医用敷料可以与创面直接或间接接触,具有吸收创面渗出液、支撑器官、防粘连或者为创面愈合提供适宜环境等医疗作用。

  石蕾介绍,“敷料”指用于保护伤口、创面的医用材料,专门用于医疗治疗的棉片、纱布、膏药等就是医用敷料,而有些用来医治目的的敷料用类似面膜的形式制造出来,在激光术、光子嫩肤、水光针等医疗美容项目后给患者使用,进行术后修复。

  她还指出,医用敷料的成分最简单,“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使用者不过敏,会简化成分,基本上只含有玻尿酸,而普通面膜为了更好的提高竞争力,如增加除皱、美白功能等,成分会更为复杂”。

  作为医疗器械,医用敷料在生产的基本工艺方面比普通面膜要求更严格。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医生袁超指出,医用敷料的生产药厂空气洁净度至少要在10万级以下,更适合用在有创伤创面的皮肤上。

  对于多数“医美面膜”宣称“敏感肌肤适用”,袁超认为,这一说法并不准确。一方面,只能说医用敷料对敏感肌肤有“舒缓、修复”作用;另一方面,敏感肌肤在实验条件下是有严格规定的,很多患者声称自己是敏感肌肤,但实际可能是皮肤病,同时,敏感肌肤也分为很多类,比如生理性敏感、病理性敏感,对是否适用于敏感肌肤的表达应谨慎。

  而对于“医美面膜”是否“介于药和护肤品之间”,2019年1月,国家药监局在《化妆品监督管理普遍的问题解答》中精确指出,在国家法规层面不存在“药妆品”概念,对于以化妆品名义注册或备案的产品,宣称“药妆”“医学护肤品”等“药妆品”概念的,属于违反法律行为。

  此外,国家药监局还提示,医用敷料应在其“适合使用的范围”或“预期用途”允许的范围内,由有资质的医生指导并按照正确的用法用量使用,不能作为日常护肤产品长期使用。

  这一点也得到了袁超的证实。她接诊的病人中,就有一些患者由于过度使用医用敷料导致水合性皮炎。

  4月3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委联合下发《关于逐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》,强调行业应强化自我管理主体责任、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。分析的人表示,此举将对规范医疗美容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。

  从监管角度看,需大力整治行业乱象。今年3月1日起实施的《药品、医疗器械、保健食品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审查管理暂行办法》明确规定,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,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真实性、合法性负责。因此,品牌商应当诚信经营,不能为增加销量而夸大产品功效。

  业内认为,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大力打击产品虚假或过度宣传,保证宣传语在商品应有功效范围内。“既然医疗敷料属于医疗器械范畴,就不该放任自流。”高庆指出,医用敷料应当同其他医疗器械一样严控流入市场,有关部门未来需继续严格把关,从法律、制度层面肃清行业发展问题。

  高庆表示,当消费者购买使用医用敷料导致皮肤过敏、受损时,可以向工商、市场监管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投诉,有关部门可对商家处以罚单、警告,甚至吊销营业执照,督促其完善生产研发技术、调整产品宣传方式。

  对于电子商务平台,应督促其不越位。根据电子商务法,商家如虚假宣传,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,电子商务平台承担连带责任。高庆分析称,各电子商务平台理应规范商品搜索关键词及说明,保证消费者获得真实准确的产品信息,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。

  袁超认为,电子商务平台应通过细化归类来约束入驻商家。“一款产品是医用敷料还是普通妆字号面膜,其功效是补充水分还是舒缓镇定,归类要更加明确,以便于消费者了解情况、按需购买。”

  消费者自身要警惕面膜消费陷阱。专业的人建议,消费者首先要正确认识医用敷料功效,遵医嘱购买,不过度使用;其次要树立正确消费观,审慎选择比较适合自己肤质的产品,不盲从不跟风。

  “面膜只是皮肤的‘零食’而非‘正餐’。”石蕾认为,消费者出现皮肤问题时切不可擅自购买普通面膜治疗,真正的护肤需要注意不熬夜、多运动、少吃糖等。

  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,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:IE浏览器9.0版本及以上;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; 360浏览器9.1版本及以上,且IE内核9.0及以上。

竞技宝测速 关于我们 竞技宝测速网址 加盟项目 竞技宝测速站 网站地图

版权所有:竞技宝测速_网址-测速站     网站地图:HTML|XML
联系人:常老师   电话:13939060867   617283917@qq.com
地址:郑州金水区经三路与农科路交叉口金成国际广场B座1902
豫ICP备16667112号-2